1931年“九·一八”事變發生后,國府為加強我國的重工業實力,經過3年調查研究,制定了一個發展中國重工業的3年計劃。計劃中重要的一項就是由資源和航空合作,建設一座包括能夠制造航空發動機、動力機械和工具機具的機器制造廠,戰時能擴充軍需生產能力,平時能適應正常經濟建設的需要,并將工廠取名為“中央機器廠”。“中央機器廠”原建在湖南省湘潭縣,抗戰爆發后,日軍大舉侵入我國內地。面對嚴峻局勢,資源決定停止在湘潭的建廠工作,將5000余噸機器拆卸,經廣州、九龍、香港轉越南海防,再由滇越鐵路運達昆明。 美國制造技術行業是高度分散的,由數千個中小企業和少數大企業構成。大部分企業為家族模式,許多由代或第三代管理。兩家較大的私營機床制造企業為Haas Automation和Gleason Corporation。此外,還有上市的Hardinge和增材制造技術--3D系統公司。美國的制造技術企業在地域上比較集中,五大湖地區的企業占出口的50%以上,加州和田納西州占20%以上。美國制造技術的最終用戶主要集中在汽車制造、航空和油氣開采領域。 日本機床行業的崛起初期也是依靠加大技術引進才得以實現的。1950 年代日本開始積極引進工作母機方面的技術,起初主要是從法國和美國引進一系列泛用機的技術,后來,引進技術的對象國主要是美國和西德,這是因為美國開發出了內藏電腦的數值控工作母機。從1970 年代起,日本的工作母機制造廠家真正進入了數控時代。1970 年代正是日本的工作母機出口比率擺脫以前一直低落的狀態,而超過進口比率的時期。經過近 30 年的引進技術和自主研發的緊密結合,日本的工作母機工業終于達到可向海外(韓國、中國臺灣、西班牙、英國等)提供技術的地步。70 年代以后,日本從外國引進技術僅限于引進用于制造飛機的特殊工作母機的技術,在其他大多數技術領域已經可以實現同其他機床強國的“平起平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