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游需求由產品的穩定性向性價比切換,產業分工進一步細化,疊加廣場協議下日元升值對出口競爭力的削弱,日本半導體產業由盛轉衰。進入20 世紀90 年代后,個人電腦(PC)取代大型計算機成為主導產品,相較于更看重高質量、高可靠性的大型機、服務器而言,PC 產品更強調性價比,限制了日本DRAM 產品核心競爭力的發揮。
此外,由于美日在半導體產業上的交鋒日益激烈,1982 年美國調查日本芯片對美國的廉價傾銷,隨后要求日本半導體關稅,1985 年6 月美國半導體協會就日本電子產品的傾銷提起了301 條款起訴,同年日本簽訂“廣場協議”導致日元大幅升值,削弱了日本半導體產品的出口競爭力。1986 年日美簽訂了為期5 年的《日美半導體保證協議》,要求日本擴大外國半導體企業進入日本市場的機會,從而加劇了國內半導體市場的競爭。1991 年日美簽訂了《次半導體協議》,日本承諾將美國半導體產品在國內的市場份額從原先的10%提升至20%。
在日美半導體貿易關系惡化的同時,半導體產業分工進一步細化,由傳統IDM 廠商向“fabless(設計廠)+foundry(代工廠)”的模式切換,而以IDM 模式為主的日本半導體廠商并未及時跟進這一分工趨勢。最終,在產品性價比走弱、產業格局變遷的背景下,日本半導體產業逐漸失去了DRAM 這一主要的產品市場,由盛轉衰。根據IC insights 數據,1995 年美國半導體(按公司總部位置劃分)銷售額市占率重回。
韓國半導體抓住了3C 產品的需求特性,逆周期擴張成為半導體強國。韓國的集成電路從“垂直分工”的下游環節起步,經歷了不斷向上游延伸的進軍歷程。以三星為例,20 世紀70 年代三星通過收購韓裔美籍科學家姜基東創立的半導體公司50%的股權進入半導體領域,早期三星從鎂光進口64K DRAM 芯片進行組裝,在生產率水平接近日本之后再開始研發工藝,最后布局制造和封測,通過培訓、聯合研究培養了大量本土工程師并開發了多項新技術。在20 世紀80 年代日美半導體激烈交鋒的時間窗口期,DRAM 芯片價格大幅下跌造成英特爾退出、NEC 等日企減產,三星卻逆產業周期進行產能、人才擴張,基于更高性價比的產品,借助PC 市場實現DRAM 全球份額的快速擴張,20 世紀90 年代三星的DRAM“雙向型數據通選方案”被認定為行業標準,代表著韓國在DRAM 產業正式超越日本成為。
臺灣半導體抓住了半導體產業鏈分工趨勢,成為先進的半導體制造基地。同樣是在美國、日本、韓國在半導體市場激烈競爭的20 世紀80 年代,臺灣抓住了半導體產業鏈深化分工的趨勢,在1985 年、1987 年先后由張忠謀博士、張汝京博士創立了芯片代工廠臺積電、世大,2002 年上半年臺積電成為進入全球前十大半導體廠商的晶圓代工廠,到了2018年,臺積電已經位列全球半導體廠商第三位。根據WSTS 數據,在代工產業快速成長的帶動下,2015 年臺灣地區半導體產值的全球市占率(按照企業總部所在地進行地區劃分)已經達到6%,僅次于美國(50%)、韓國(17%)、日本(11%)、歐洲(9%)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