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通過晶體管收音機奠定了國內半導體產業的工業化基礎,通過小型計算器促進了集成電路產業的快速擴張。基于技術引進和自主研發,1955 年前后東京通信研究所與神戶工業公司相繼推出晶體管收音機,這種比真空管收音機耗電少又便攜的產品備受青睞,之后帶動東芝、NEC(日本電氣)等電機電子企業加強晶體管生產能力。根據SIA 數據,1957年日本晶體管產量只及美國的1/5,到1959 年已經與美國并駕齊驅,并向美國出口半導體收音機400 萬臺,1960 年日本晶體管產量突破1 億只,連續兩年超過美國。繼晶體管收音機的成功之后,面對美國IC 企業在臺式機、游戲機等領域的強勢競爭,日本卡西歐與日立通過合作開發個人用的電子計算器為本土IC 企業開辟了新的廣袤市場。
在日立LSI(大規模集成電路)產品的支持下,卡西歐于1972 年8 月成功推出了世界個人用電子計算器,成為了日本IC 工業發展的“起爆劑”,由此可見,通過下游產品創新為本土IC 企業創造成長空間是日本半導體產業成功起步的核心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