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組件進入納米等級后,在材料方面也開始遭遇到一些瓶頸,因為原來使用的材料性能已不能滿足要求。最簡單的一個例子,是所謂的閘極介電層材料;這層材料的基本要求是要能絕緣,不讓電流通過。使用的是由硅基材氧化而成的
二氧化硅,在一般狀況下這是一個非常好的
絕緣材料。
但因組件的微縮,使得這層材料需要越做越薄。在納米尺度時,如果繼續使用這個材料,這層薄膜只能有約 1 納米的厚度,也就是 3 ~ 4 層分子的厚度。但是在這種厚度下,任何絕緣材料都會因為
量子穿隧效應而導通電流,造成組件漏電,以致失去應有的功能,因此只能改用其它新材料。但二氧化硅已經沿用了三十多年,幾乎是集各種優點于一身,這也是使硅能夠在所有的半導體中脫穎而出的關鍵,要找到比它功能更好的材料與更合適的制作方式,實在難如登天。
而且,材料是組件或 IC 的基礎,一旦改變,所有相關的設備與后續的流程都要跟著改變,真的是牽一發而動全身,所以半導體產業還在堅持,不到最后一刻絕對不去改變它。這也是為什么 CPU 會越來越燙,消耗的電力越來越多的原因。因為CPU 中,晶體管數量甚多,運作又快速,而每一個晶體管都會「漏電」所造成。這種情形對桌上型計算機可能影響不大,但在可攜式的產品如筆記型計算機或手機,就會出現待機或可用時間無法很長的缺點。
也因為這樣,許多學者相繼提出各種新穎的結構或材料,例如利用自組裝技術制作納米碳管晶體管,想利用納米碳管的優異特性改善其功能或把組件做得更小。但整個產業要做這么大的更動,在實務上是不可行的,頂多只能在特殊的應用上,如特殊感測組件,找到新的出路。